金口河农信社 大山里的金融使者
在金口河农信社的支持下,段洪云(左)的野猪养殖规模越来越大。
■本报记者 严俊铭 文/图
“保险公司跑着挣钱,证券公司坐着挣钱,银行躺着挣钱”——在人们的印象中,银行总是高高在上,银行工作人员更是人人艳羡的好职业。然而,在金口河区,人们想象中高大上的金融白领——农信社工作人员却常年奔波在大山深处,夏天冒着酷暑,冬天踩着积雪翻山越岭把金融服务带给山里的人们。
匆匆的脚步走过了一条又一条山路,一笔又一笔贷款发放到贷款户手中。在金融的助推下,野猪养殖、山羊养殖、乌天麻种植、黄连种植……一系列金口河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业蓬勃发展,POS机、手机银行等先进的金融工具更是给大山里的人们带去了方便与快捷。
行走在大山里的“金融白领”
今年25岁的宜宾小伙周禹全在金口河农信社工作已有两年多。当初报考金口河农信社时,家里人和朋友都因条件艰苦而表示反对,然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却选择了坚持。
“金口河地广人稀,很多村民都居住在大山深处。为了给村民们提供贷款和金融服务,翻山越岭对我们来说是家常便饭。”周禹全告诉记者说,一年四季最难熬的就是冬天和夏天,“冬天山里雪大,不仅冷得打哆嗦,走起路来更是吃力。夏天不仅太阳毒辣,而且雨水较多,在一些陡峭的山路上,时不时还得担心有滑坡的危险。”
记者了解到,由于山高路远,金口河农信社客户经理下村可以坐农村公交车,但受公交车时间和站点限制,两条腿仍是他们的主要“交通工具”。因为一些村民居住的地方道路较为崎岖,有时不得不走上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达村民家中。
常年在山里行走,让金口河农信社的工作人员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下山远比上山难”,而一年穿坏三四双鞋对他们来说更是稀松平常。辛苦一天回到金口河城区,由于缺乏娱乐场所,他们的生活更显枯燥。“城里没有电影院,想带女朋友去看场电影浪漫一下都不可能。因此,对于我们这些年轻人来说,好多人都还没有对象。”周禹全笑着对记者说。
虽然工作艰苦,但记者在采访中,金口河农信社工作人员展现的却并不是抱怨,而是怡然自得。用周禹全的话说:“虽然天天都在山里跑很累,但我却找到了人生的价值。”
促进“林下经济”蓬勃发展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对于处于山区的金口河来说,大力发展林下经济是改变山区经济面貌,提高农民收入的一大途径。
“我这个野猪养殖场的发展离不开金口河农信社的支持。农信社的工作人员经常要跑到山里来亲自给我办贷款,真是辛苦他们了。”随着野猪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养殖户段洪云对金口河农信社的一路支持抱着深深的感激之情。
记者了解到,1998年段洪云开始进行野猪养殖,2000年扩建猪圈时就和金口河农信社结下了延续至今15年的合作关系。“野猪养殖周期长、投入大、见效慢,没有信贷支持根本不可能把规模做大。”段洪云告诉记者说,野猪养殖需要长达两年时间才能出栏,只有不断的投入才能见到回报。由于得到了金口河农信社的长期支持,段洪云的养殖场已从当初的十余头野猪发展到现在的年出栏300余头。此外,段洪云还成立了“乐山市金口河区大峡谷野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有了农信社的贷款支持,几百余户社员们信心十足,尝到了野猪养殖带来的好处。
加大信贷支持,用好支农再贷款……在金口河农信社的大致支持下,如今野猪养殖、山羊养殖、红豆杉种植、乌天麻种植、黄连种植……一系列特色林下种植养殖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专合组织不断崛起,不仅扩大了市场影响力,更带动了大山里的村民增收致富,改变了山里的面貌。
给山里的居民带去方便与快捷
金口河区山高地险,常年奔波在大山里的金口河农信社工作人员不仅给山里的人们带去了一笔笔贷款,更带去了无微不至的金融服务和先进的金融工具,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
金口河农信社工作人员积极推广手机银行业务,截止2014年底,全区共发展手机银行3342户,实现交易7584笔,交易金额2851万元;积极做好ATM机、POS机等金融自助机具的布放工作,截至去年底,金口河农信社累计发展特约商户(POS机)68户,实现交易9196笔。此外,为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金口河农信社还着力从提高服务质量入手,变农民上门求贷为主动送贷下乡,为村民办理“小额农贷”的手续。不辞辛劳常年在大山里奔波,农信社工作人员成为大山里的金融使者;贴心的金融服务,让金口河农信社收到了一面又一面表达感谢的锦旗。
金口河区山多地广、人口少、经济总量小,然而金口河农信社却在这样不利的条件下,以“惠农兴村”、“扶微助小”、“融城旺社”三大金融服务工程为抓手,通过全社员工的拼搏奋进,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成长,更助推了地方经济发展。截至2014年底,该农信社存余额达4.87亿元,贷款余额达3.70亿元,存贷款规模已居辖区金融机构第一名。